国旗下演讲 | 好习惯筑成长路,优品格启未来程


发布者:郑州国师实验高中   点击:5233  栏目:校园新闻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24

  郑州国师高中升旗仪式2025/02/24本周主持 /秦梓航演讲学生/闫暄晨发言老师/ 孙彦阁领导讲话/ 朱镕章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升旗仪式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主持人

 

  学生代表发言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学生代表发言

  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  大家好!我是来自高一(7)班的闫暄晨,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“以好习惯之笔,绘就璀璨人生”。什么是习惯?习惯,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实践、逐渐形成的一种自动化行为模式。它就像一位无形的指挥家,默默掌控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清晨,闹钟一响,我们自然而然地起床洗漱,这是习惯;课堂上,我们专注听讲、认真做笔记,这也是习惯;闲暇时,有人选择阅读书籍充实自己,有人沉迷于电子游戏虚度光阴,这些同样都是习惯的外在表现。好习惯,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忠实的伙伴,是助力我们成功的隐形翅膀。古往今来,无数仁人志士的经历,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好习惯的强大力量。西汉时期的匡衡,家境贫寒,却有着勤奋好学的好习惯。他凿壁偷光,借着邻居家微弱的灯光刻苦读书,最终凭借丰富的学识成为一代名相,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反观那些不良习惯,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敌人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生活,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。有的同学沉迷于手机游戏,不仅视力急剧下降,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;还有些人生活毫无规律,暴饮暴食、熬夜成瘾,最终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,追悔莫及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培养好习惯,摒弃不良习惯呢?首先,要树立明确的目标。目标就像灯塔,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。如果我们想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,就可以给自己设定每天阅读半小时的目标,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。其次,要学会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。我们可以制定一个习惯养成计划,将每天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记录下来,定期进行总结和反思。当我们想要偷懒或者放弃的时候,要提醒自己当初的目标,用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。最后,要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。我们可以和身边的朋友、同学互相监督、互相鼓励,共同养成良好的习惯。同学们,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,而习惯就是我们前行的工具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以好习惯为笔,饱蘸努力与坚持的墨汁,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就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!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
  教师代表发言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教师代表发言

  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大家早上好!在这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清晨,我们齐聚在国旗下,共同开启新一周的学习与生活。今天,我演讲的题目是“好习惯筑成长路,优品格启未来程”。同学们,作为当代中国青年,你们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、见证者,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。面对更广阔的天地,如何以习惯为基石、以品格为航标,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?这正是养成教育赋予我们的使命。古人云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习惯的力量看似微小,却能在日复一日地坚持中塑造人生的高度。从早读时翻开的第一页书,到晚自习专注完成的每一道题;从每日运动场上的挥汗如雨,到整理课桌时的井然有序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习惯,实则是我们与懒惰、散漫抗争的勋章。当我们养成课前候课的习惯,便能将零散的时间淬炼成高效的序章;当我们养成整理课堂笔记的习惯,便能将琐碎的知识串联成思维的珠链;当我们形成整理错题的习惯,便能将知识的漏洞转化为进步的阶梯。优秀从来不是偶然,而是习惯积累的必然。如果说习惯是成长的根基,那么品格便是人生的方向。孔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唯有以德立身,方能行稳致远。一个随手捡起垃圾的动作,折射出责任与公德;一句真诚的“老师好”,彰显尊重与感恩;一次主动帮助同学的行为,闪耀友善与担当……习惯的细节里,藏着一个人最真实的品格。同学们,学习中不畏困难以坚韧品格直面挑战;考试时独立思考以诚信品格守护初心;周末回家主动承担家务以感恩品格回报父母。同学们,作为高中生,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。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,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,把国家、人民、民族装在心中,注重养成健康、乐观、向上的品格;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,乐于学习、勤于学习、善于学习,在求知境界上越来越高;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,自觉培养不畏艰难、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。最后,我想用《论语》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”愿我们以习惯筑基,以品格铸魂,日进有功,博学有为!谢谢大家!

  领导讲话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领导讲话

  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 大家好!今天,站在这飘扬的国旗下,我想和大家分享两句话:一句是“先有习惯,再有人生”;另一句是“顺应自然,尊重规律”。习惯,看似微不足道,却如同一颗颗种子,在我们生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,决定着我们人生的走向。美国作家斯蒂芬·金曾说:“地狱从来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的,而是一点点吞没你。”不良习惯就像水蛭,悄无声息地吮吸着我们的能量,直至生活溃败;而好习惯则像水滴,日复一日地滋润着土地,助力我们长成参天大树。方文山,这位华语乐坛的传奇作词人,或许大家对他既熟悉又陌生。熟悉,是因为我们都听过他为周杰伦创作的那些成名金曲;陌生,是因为很多人并不了解他背后的故事。方文山只有高中学历,小时候成绩不佳,却作文出众,甚至还帮同学写作文。在成为作词人之前,他做过纺织厂机械维修工、送货司机、安装防盗系统的工人等各种工作。但工作之余,他养成了积累诗词的好习惯,精心创作并整理了约100首歌词作品,制作成“歌词工厂”作品集,向各大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投递。无数次石沉大海后,终于在半夜接到吴宗宪的邀请电话,开启了他的职业作词人生涯,与周杰伦携手缔造华语乐坛经典组合,红遍大江南北二十余载。他总结出“好习惯远远比天赋更重要”,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。再看曾国藩,32岁的他在寂静夜晚为自己写下日课十二条,涵盖主敬、静坐、早起、读书不二、读史、谨言、养气、保身、日知其所无、月无忘其所能、作字、夜不出门等方面。此后余生,他几乎完美践行,凭借超人的韧劲和恒心,不断突破自我,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,被誉为传统文化中的半个圣人。习惯固然重要,而顺应自然、尊重规律同样不可或缺。人体有365个穴位,一年刚好有365天;一年有四季,人体有四肢;人体有十二条经络,一年刚好有十二个月,一天有十二时辰;人有24个脊椎,一天有24小时;人有五脏六腑,天有五运六气。天有三宝:日、月、星;地有三宝:水、火、风;人有三宝:精、气、神。世间万物皆有其运行规律。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;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。我们只有顺应自然,才能和谐共生;只有尊重规律,才能稳步前行。学习亦是如此,我们要遵循知识的积累规律,循序渐进,不能急于求成;生活中,也要顺应身心的发展规律,合理安排作息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。同学们,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培养良好的习惯,用习惯的力量塑造更好的自己;同时,敬畏自然、尊重规律,在顺应中不断成长。相信在习惯与规律的指引下,我们定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展翅高飞。如果有一天你神采奕奕,目光炯炯地出现在我面前,我一定会朝你大声说:“太带派了!”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

<a href=/ target=_blank class=infotextkey>郑州国师实验高中</a>领导学生合照

  郑州国师高中国旗护卫队,郑州国师高中校长张德琼合影留念

上一篇:国师“食”光|郑州国师实验高中一周食谱   下一篇:返回列表